近期,多家外媒报道,拜登政府有意推迟进一步加速电动化转型的新规,欧盟在考虑延迟2035年全欧盟禁售燃油车的政策,奔驰将原定在2025年实现电动汽车销量占比50%的目标推迟五年至2030年,大众集团已经放弃了在其最大的汽车工厂生产ID.3的计划,苹果也放弃了投入十年的电动汽车项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而早在2023年,福特、通用、奥迪等车企就陆续传出,正在缩减、放缓电动汽车领域投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各种信息糅杂之下,欧美放弃电动化的舆论四起。
欧美真的要放弃电动化?中国力挺新能源是不是被忽悠了?对此,多位业内大咖纷纷发声:
欧阳明高:电动化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3月16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高层论坛上,针对部分人说“电动化是西方设下的陷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指出这不符合事实。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政府综合考虑石油安全,大气污染、产业升级实施的重大国家战略。
欧阳明高表示,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成为全球第一,中国首次在全球率先成功大规模导入高科技民用大宗消费品。2016年是全球纯电驱动技术转型的标志性年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1%之后,各国开始转型。可以看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率先发力,从产品导入期进入产业成长期时,国外也开始转型,电动化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董扬:汽车电动化的方向没有错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认为,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转型电动化的道路绝对没有错。
欧美日的电动化转型,确实难度比预想的大,进程适当放缓也是顺理成章。仔细分析他们的电动化进程,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原本有一个电动化进程的规划,后来发现与中国相比,进度太慢了,于是他们提出了更加激进的计划。新计划实施几年后,又发现难度很大,在中国市场看来貌似容易的事情,在欧美日做起来并不容易,于是现在又根据实际情况放慢了脚步。究其原因,主要是体制不同。
欧美日电动化转型的主要困难在两方面:一是没有建立强大的动力电池产业。结果是依赖进口,并且成本高,进而牵动电动汽车价格明显高于传统燃油车。二是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没有中国快。二者叠加,用户未见其利,先见其害,所以市场增长缓慢。
曾毓群:欧美车企从未停止电动汽车研制
根据央视网3月10日报道,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日前谈到了近期多家欧美车企削减或推迟电动化的话题。曾毓群表示:“欧美车企没有回归燃油车,也没有停止(电动汽车),可能是因为不赚钱,所以往后延迟一阵。”他还表示,欧美车企从未停止电动汽车研制。
曾毓群还进一步解释,汽车行业是一个需要大量投资的行业,而电动汽车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更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持。因此,车企在推进电动汽车业务时,必须考虑市场需求、技术成熟度、成本控制等多个因素。如果某个时间点电动汽车业务无法实现盈利,车企可能会选择调整计划,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放弃了电动汽车市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渐成熟,这些车企很可能会在未来找到新的切入点,加码投资电动车业务。”
王俊:电动化转型浪潮不会改变
长安汽车总裁王俊近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当然我们今天也看到一些欧美的汽车巨头陆续宣布推迟电动化的进程,但是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我们认为不会发生改变。”
王俊认为,转型就是为了让车更好开、让车更环保,是为了解决复杂的用户场景需求,是必须要解决用户端的问题,实现人们对美好出行的向往,所以绝对不会因为某些过程中的一些调整来发生改变。作为世界汽车企业的一部分,中国车企有责任、有义务为全人类提供更加优质、更便捷的出行产品。
崔东树:对新能源车绝不应该悲观
2月18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今年以来的新能源车市场信息复杂多元,有大量的不看好新能源的信息,我觉得这是暂时的现象。我还是坚定看好新能源车的。我相信以中国的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制造体系,强大的供应链,世界新能源车是充满希望的,不要被眼前的暂时低迷困惑了。世界汽车工业大变革已经以电动车起步并持续,新能源车是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世界新能源车是改变世界的巨大推动力,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是不停滞的、是改变人类生活的巨大推动力。”
在崔东树看来,从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的转变是不可逆的过程,毕竟电力的来源是多元的,光伏和风电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新能源车的电力是清洁的。而电池的开采利用的污染也会逐步地降低,尤其是回收再利用的工艺日益成熟,成本逐步下降,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的趋势不变。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突破3000万辆,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9年全球第一,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
综合来看,相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持续增长,欧美等海外车企并不是放弃电动化,只是在控制成本、经济下行、地缘政治、调整此前过于激进的电动化战略等因素下放缓了电动化速度。
与此同时,为了争夺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市场蛋糕,多家跨国车企在华电动化的步伐并未放缓反而在加速。
就在3月12日晚间,江淮汽车公告,公司与大众中国拟按股比同比例向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简称:大众安徽)增资人民币65亿元,其中,公司以现金出资16.25亿元,大众中国以现金出资48.75亿元。据悉,大众安徽是大众在中国第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合资企业。
德国时间3月12日,保时捷发布2023年财报。保时捷CEO奥博穆提到,“2024年对于中国市场的期待是‘质大于量’,我们新的产品组合已经建立了坚实的产品基础,中国市场的电动化发展和我们未来的产品策略比较契合。”
据悉,得益于电动汽车需求的不断攀升,保时捷坚持其电动车销售目标,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电动化进程,计划到2030年实现80%的交付量为纯电动车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