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巨头如何抢滩电动化?
2025年04月27日 阅读:493042025年上海车展上,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技术成为主旋律。除了车企争先大秀肌肉之外,零部件巨头盖瑞特(Garrett Motion)首次在中国展示了其三合一电驱、电动冷却压缩机等颠覆性技术,同样让不少人围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家拥有70年历史的涡轮增压技术巨头正在以令人惊讶的速度,从内燃机时代的王者,成长为同时引领电动化时代的技术定义者。
做“零排放”领域颠覆者
在电动化时代,盖瑞特正以“两条腿走路”双轮驱动路线构建技术护城河。一方面持续优化内燃机及混合动力技术,另一方面加速推进纯电与氢燃料技术研发,旨在成为零排放领域的颠覆者。作为电驱系统领域的领跑者,盖瑞特最新研发的三合一高速电驱,集成高速电机、逆变器和减速器,实现了体积和重量减少40%以上的重大突破。
盖瑞特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张越告诉北青汽车,盖瑞特三合一高速电驱拥有高功率密度,能以更小、更轻的体积实现更优性能,为车辆空间布置提供了更大灵活性。同时减少稀土材料依赖,兼顾性能与资源。
目前,三合一高速电驱正在实验室和多家客户进行验证阶段。在车展期间,盖瑞特还与商用车车桥领军企业汉德签订战略合作,成功斩获全球首个三合一高速电驱量产研发项目。
根据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发适用于多个吨位级别卡车的新一代电驱桥系统,预计在2027年实现量产。
在热管理技术维度,盖瑞特自主开发的离心式电动冷却压缩机已形成显著技术优势。该产品不仅成功切入电动巴士、电动卡车电池和热管理系统,更通过前瞻性技术布局,即将在数据中心、新型储能设备等万亿级市场建立先发占位。张越透露,盖瑞特当前已与多家头部企业启动预研项目,预计将形成多行业应用的协同效应。
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盖瑞特由本土研发团队攻坚的第三代氢燃料电池电动空压机已完成技术迭代。该产品在功率密度、耐久性等核心指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仅获得国内多个权威奖项认证,更与多家跨国商用车企达成技术适配协议,为氢能重卡商业化落地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按照官方所说,盖瑞特每年投入超过1亿美元用于电动化技术研发,涵盖基础研发、平台开发、产品开发验证等多个层面。
张越坦言,“我们也有电动涡轮增压器,预计将来会有很多的量产。我们也在不断优化用于插电式和增程式汽车的涡轮增压器,多条路线的未来发展都需要涡轮增压器。”
从“东方服务东方”到“东方赋能全球”
盖瑞特在中国市场的深耕,是其电动化战略落地的关键支点。这个30年前就进入中国市场的企业,正在将“东方服务东方”战略升级为“东方赋能全球”的新范式。
中国团队主导开发的第五代废气旁通涡轮增压技术已向全球推广,本土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空压机技术同时服务国内外客户。这种战略转变的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创新能力的质变。
盖瑞特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芮博廉坦言:“中国是最大的市场,也是我们新技术起跳的跳板桥头堡。”他透露,“我们在中国推进了很久的“东方服务东方”战略,十年前我们已经这样做了。五年前开始我们向全球提供一些产品,因为我们在中国服务的客户已经在引领全球汽车发展的速度。”
芮博廉认为,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混合动力增长非常快,所以盖瑞特在中国研发,面对中国市场混动需求开发新一代的产品,未来也可以用于其他市场。
“我们在中国累计交付涡轮增压产品3600万台,在上海的创新中心仅去年就获批了13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张越用数据更直观地展现了盖瑞特本土化战略的成果。
目前盖瑞特中国创新中心拥有301项专利技术及专利申请,正在建设中的武汉研发中心则将聚焦三合一电驱等前沿领域。这种深度本土化不仅带来成本优势,更形成了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
针对中国车企普遍要求的12-18个月开发周期,盖瑞特通过定制化开发流程将产品更新周期速度提升50%。
面对价格战加剧的市场环境,盖瑞特选择以技术溢价应对竞争。“我们不会参与低价竞争,而是通过端到端能力,以及先进的技术为客户创造价值。”张越强调。
全方位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在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和低碳化转型的浪潮中,技术解决方案的“全面性”正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盖瑞特作为一家深耕汽车行业70年的技术企业,凭借其覆盖传统动力、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等全方位技术矩阵,正在重塑行业规则,成为全球汽车制造商不可或缺的“技术伙伴”。
在电动化上,盖瑞特凭借其高速电机、先进电力电子元器件、涡轮机械和控制软件等核心能力,开发出一系列差异化的产品。
芮博廉表示,我们的高速电机技术在平衡、振动和冷却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在高转速下稳定运行,同时通过优化控制系统,实现最佳性能和可靠性。
在商用车领域,盖瑞特的差异化技术展现出巨大潜力。除了电动冷却压缩机和氢燃料电池电动空压机,盖瑞特还推出了超大型涡轮增压器,满足更多发动机需求,并在电站、数据中心、船舶等领域有所应用。
站在70年历史节点,盖瑞特展现出传统技术巨头少见的转型锐气。
从将航空技术转化为商用车增压器的初创企业,到如今在电动化领域同时布局三合一电驱、氢燃料空压机、电动冷却压缩机的创新先锋,这家老牌技术供应商正完成从单一部件专家到系统方案提供商的转变。
盖瑞特的电动化突围,也为传统零部件巨头提供了转型范本:以技术融合打破路径依赖,以本土化生态构建市场壁垒,以超前布局卡位未来赛道。其战略逻辑的核心,在于将燃油车时代的技术积累转化为电动化时代的技术资本。
“要在竞争中拿到最好的成绩,我们必须要行动非常快,而且我们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芮博廉如是说。
文/小船
编辑/赵一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