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埃尔法,魏牌做对了什么?
2025年10月18日 阅读:71988在中国MPV市场,埃尔法的名字几乎等同于“豪华”。它是体面的象征,也是价格与距离的象征。过去十几年,中国车企几乎没有真正触碰过这个领域,要么太贵,要么太像商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但当家庭出行成为新能源时代的主旋律,“豪华MPV”这件事,终于有了新答案。10月15日,魏牌高山7正式上市,定价28.58万元。这一次,“豪华MPV”终于有了走进普通家庭的机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让“豪华MPV”回到生活
魏建军造高山7,不是为了再造一辆“奶爸车”,而是想让“豪华”重新贴近生活。
在传统定义中,MPV往往意味着“老板的车”或“接送客户的车”,车内的每个细节都服务于商务场景。但高山7从诞生起就不是那样的产品。它的口号是“一家人的移动大客厅,每个人都有好位置”。
5050毫米车长、3468毫米有效空间、61.1%的得房率、二三排共轨、纯平地板,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家庭用户最敏感的痛点。“第三排能不能坐人”“能不能带父母远行”“孩子的安全空间够不够”,这些被忽略的小问题,成了魏牌定义产品的起点。
更关键的是,这款车的配置,毫不妥协。按照魏牌CEO冯复之的说法,高山7的豪华配置足足是埃尔法的五倍,价格却只有后者的三分之一。
在30万元以内,它是唯一标配激光雷达和后排娱乐屏的中大型MPV,同时搭载Coffee Pilot Ultra辅助驾驶系统、8295P芯片和23扬声器音响,实现“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智驾。从驾控到乘坐体验,它的逻辑是“省心且好用”。
更难得的是,它解决了家庭用户最担心的“大车难开”。34.6°的转向角、5.6米的最小转弯半径,让它能在城市地库轻松掉头;全铝五连杆悬架、零百加速5.7秒,又兼顾了操控与平顺。
它既不是理想式的“奶爸SUV”,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务MPV,而是一种全新形态,能开进地库,也能装下生活的豪华车。
事实上,高山7在“减配”上的取舍更能看出长城的刀法。它取消了麂皮顶棚和部分电动调节,把更多资源投入在用户真正感知的体验上。
比如座舱健康、安全、智驾。81.96%的高强钢车身、3107mm超长侧气帘、“零甲醛”材料、紫外线除菌系统,这些是用户看不见但能感受到的“豪华”。
用“体系”重新定义豪华
高山7的走红不是运气,而是长城在技术与品牌体系的厚积薄发。
与高山8、高山9共享的Hi4智能四驱混动平台,是长城过去几年最成熟的成果。三款车同平台、同底盘、同智驾系统、同安全标准,只在尺寸和配置上区分,这意味着魏牌能以规模效应压低成本,同时保持一致的体验水准。
这种标准化带来的不仅是价格竞争力,更是一种消费者层面的“安全感”。花更少的钱,买到相同的技术底座。
品牌逻辑同样清晰,高山9负责树立旗舰形象,高山8面向大家庭,而高山7以更亲民的价格覆盖主流家庭。三款车形成完整的价格与场景闭环,让魏牌第一次在MPV领域拥有稳定的品牌认知。
但真正让魏牌赢得口碑的,是售后服务体系。当很多品牌把资源放在算法和营销上时,魏牌花钱砸服务。截至目前,魏牌在全国布局500多家服务网点,覆盖110多个城市;在青藏、川藏等自驾线路沿线,建立了35个护航驿站。
“城市救援两小时达、偏远地区六小时达”的承诺,在今年国庆的一次救援中被完整兑现,团队在海拔3700米的新疆高原,12小时往返近1000公里,为一名车主排除故障。
这种售后服务不掉队的态度,让“豪华”重新有了“被信任”的含义。数据也说明了一切。自5月上市以来,高山家族累计订单突破4万台,交付超过3万台,9月稳居全国MPV销量榜首。
对于魏建军来说,这不仅是一辆车的成功,更是长城新能源转型的分水岭。过去几年,长城被认为过于依赖硬派越野,品牌形象强但高利润产品少。魏建军通过高山家族,找到了一条新的增长曲线,一个能承载利润、品牌与口碑的品类。
高山7的定价策略堪称经典。在理想L8的价格区间,提供更灵活的空间;在赛那的价格区间,提供更强的智能化;在埃尔法的体验区间,提供更低的门槛。
这是魏建军式的“降维打击”。
他没有去重新定义“豪华”,而是重新定义了“豪华的用户”。当中国消费者的价值观从“身份象征”转向“家庭幸福”,当新能源技术让智能与舒适触手可及,体面就不必昂贵。
埃尔法是一个时代的答案,它让“豪华MPV”成为身份的标志;而魏牌高山7,则代表了新时代的逻辑:家庭成为主角,豪华就该回到生活里。
当28万元的价格装下舒适、智能与可靠,当“豪华MPV”不再只是老板的车,魏建军做对的,也许是找准了方向——让豪华,重新属于家庭。
文/小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